
從來沒有好好研讀這張專輯的文案,這才發現這張專輯製作之用心,是非常值得拿出來讚揚一番的。原來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是翁孝良,專輯問世前,翁則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在電影資料館蒐集資料,從八十多首1930~1980年的中國電影主題曲、插曲,一一篩選成最後12首,儘管粗略的代表這50年電影歷史,但卻像是走過一遍歷史博物館,相當有意境,頗有一番滋味。而且這張專輯不論錄音、音樂都相當高水準,不是隨便一般口水歌等級而已,非常推薦的一張專輯。
從來沒有好好研讀這張專輯的文案,這才發現這張專輯製作之用心,是非常值得拿出來讚揚一番的。原來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是翁孝良,專輯問世前,翁則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在電影資料館蒐集資料,從八十多首1930~1980年的中國電影主題曲、插曲,一一篩選成最後12首,儘管粗略的代表這50年電影歷史,但卻像是走過一遍歷史博物館,相當有意境,頗有一番滋味。而且這張專輯不論錄音、音樂都相當高水準,不是隨便一般口水歌等級而已,非常推薦的一張專輯。
翁孝良早在七零年代即活躍於樂壇,不過多以樂團之一的角色,知名度不高,他與曹俊鴻、陳復明在八零年代出自組『印象合唱團』後聲名大噪,也出了幾張反應與銷量均不差的專輯。但我相當意外的是,翁孝良竟然也是飛碟人之一。這張專輯是翁加入飛碟的第一張專輯,不是很確定為什麼原因他不能以單飛的姿態出個專,至少,我對這位女聲,林雨,實在陌生到了極點。女聲感覺比較少了一種柔氣,感情不足,不過兩人合音相當美,整張專輯水準頗高,最重要的,這張CD相當罕見,得手不易。
80年代是華語歌曲的最全盛時期,當時幾家主流唱片公司旗下藝人自成一格,彼此合作的機會相當僅有,也只有主題性的大型合唱的撮合下,我們才看的到名家交流,不分彼此的合作。台灣華語歌壇第一次的大合作應該就是1985年的『明天會更好』,結合了當時海內外六十餘位知名歌手,寫下了唱片界的空前紀錄,更在社會造成極大的迴響。第二次的大合作應該就是1987年四月的『第一種聲音』,當時為了IFPI反盜版活動所邀集各大唱片公司旗下大牌藝人合唱的一首歌曲。根據記錄應該有以下唱片公司出版:
蔡藍欽,一個只有讓人惋惜的名字。他的遭遇很離奇,更讓人不捨,從專輯中的文案得知,蔡早在1986就被製作人發覺並引薦至飛碟唱片,其實花了不算過長的時間,他完成了詞曲與配唱,但卻不幸地在準備發片的前幾個月,發病身亡。因此這是很讓人意外的一張專輯,出片時,歌手卻已不在人世。我不敢說是因為這個緣故,這張專輯反應跟銷量超乎預期,可惜蔡藍欽自己無緣分享這份成功的喜悅。不過我對這張專輯的感覺,就好像『飛碟唱片裡的滾石歌手』,因為所有歌曲的編曲、曲風與作詞,完全大走校園風、創作風,跟與之抗禮的滾石唱片公司,有完全謀和的製作理念,這反而讓我覺得相當突兀,畢竟在當時盡是大牌偶像的飛碟唱片裡,堪稱萬洪叢中一點綠。這張CD挺有意思的,曲目的安排,跟卡帶、黑膠的A面B面完全相反,相信是當初安排上的一個疏失。
姜育恆結束了與光每唱片的長年合作,在1987年加入飛碟家族,第一張專輯『驛動的心』,依然不改他遊子的風格,當然,唱腔也沒改變,嘴巴就是不願張開唱歌。這張專輯我比較喜歡的歌是『天天天天』,你若聽過,應該跟我有同樣的熟悉感,沒錯,很像StarShip的Sara,當年很多膾炙人口的西洋歌曲,用一種似是而非的類抄襲方式,做成了一首國語版歌曲,這首歌給了我這樣的感覺。
這是黃鶯鶯在飛碟唱片第一張電影原聲帶,當然,也可以說她在飛碟的第五張個人專輯。雪在燒,電影紅,歌曲更紅,紅了一大票關係人,黃鶯鶯更是把唱片事業推向了另一次高峰。這張CD,幾年前在二手CD市場裡,幾乎都有破萬的行情,不知道是不是復刻出現,還是發行量也不算太少,這張CD行情已有明顯的下滑趨勢。想到我當初曾經花了大把銀子才收藏到了一張瑕疵版,後來輾轉又收藏到了手邊的保存優良版,過程迂迴。這張專輯我本來不喜歡,總覺得曲風灰暗,毫無快樂的感覺。但自從它的身價讓人不得輕視之後,我慎重的聆聽,發現的確是張夠水準的好專輯,身為鶯迷,這張CD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收藏品。
飛碟唱片合輯也不算少,但至少不像寶麗金這樣明顯撈錢不怕人笑得厚臉皮,『電影街』系列是飛碟唱片結合各電影主題曲所出版的合輯。不過這些歌曲代表的電影,大部分並沒有歌曲本身來得紅。不過這第一集真的要好好說說,這張CD一直以來有破萬的水準,這在合輯中是相當罕見的例子,究其原因,應該是這張合輯收錄很多沒有收錄在原唱者專輯的歌曲,或是即便收錄個人專輯中,而那張專輯卻沒有CD可收藏,光拿其中收錄的『朋友』『有我有你』兩首歌,在飛碟正式的CD產品中,這是唯一CD化收錄的紀錄。因此,這張電影街第一集,有著相當高的收藏價值,屹立不搖。
這是我第一張幾乎不計代價要收藏的一張CD,距今約十年前用天價買入。可恨的是學生時期的我,明明在唱片行看到這張CD,竟然放手!這無疑是對『猶豫成性』的我一個最大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