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喜歡葉蒨文給我的那種親和中又有點距離的感覺,同時我也很喜歡她的歌聲。她在飛碟唱片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我的愛和別人一樣』,在台銷售創下佳績,但之後的作品卻都無法與之相提,不過至少,每一張專輯的主打歌,都還讓人念念不忘。這張專輯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行情,主打歌還算讓大家熟識熟唱,不過我聽完整張專輯後,發現這張專輯收曲太過隨便了點,光真心真意過一生這首歌,就佔了四首版本,其他的曲目還很多口水歌、英文歌,新作的感覺不多,是比較遺憾之處。
我一直喜歡葉蒨文給我的那種親和中又有點距離的感覺,同時我也很喜歡她的歌聲。她在飛碟唱片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我的愛和別人一樣』,在台銷售創下佳績,但之後的作品卻都無法與之相提,不過至少,每一張專輯的主打歌,都還讓人念念不忘。這張專輯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行情,主打歌還算讓大家熟識熟唱,不過我聽完整張專輯後,發現這張專輯收曲太過隨便了點,光真心真意過一生這首歌,就佔了四首版本,其他的曲目還很多口水歌、英文歌,新作的感覺不多,是比較遺憾之處。
溫兆倫給我的印象總是演戲那一掛的,但其實他來台灣發展之前在香港不但戲劇作品多,音樂作品也不少。他給我的感覺是一介小生,而且是奶油小生,作學生時常在野雞車上看到他的港片,偶爾會看到他演反派角色,但他的使壞,那嘴臉讓我感覺只有變態兩字的不舒服。演技我不多說,他的聲音倒是挺清淨的,不過我只能說到這兒,畢竟,這張專輯沒有我喜歡聽的歌。
小虎隊的師妹,小貓隊,後來為了能增添更多日本味道,改名為少女隊。他們在飛碟發行了兩張專輯,很讓我意外的是,兩張的製作人竟然啟用了當時在滾石也算重量級的製作人,紀宏仁,製作大部分的專輯。仔細回想,台灣歌壇唱片公司比較打破藩籬,互通有無的開始,似乎也是90年代初。少女隊專輯賣的不怎麼樣,但是其中的徐淑娟,卻擄獲了很多的宅男心,更叫人佩服的,這一隻小貓,到今天依然是台灣的宅男女神。
飛碟在80年代後期與90年代前期,主辦了很多音樂相關的大型甄選或競賽等活動,這其中每次的優勝者,或多或少都有一兩個被植育為旗下歌手,並發專輯。這張專輯給我的印象不多,但若要提到這張專輯最大的意義,我想就是其中一位歌手的誕生:王韻蟬。你瞧瞧當時的她,小胖妹一個,跟一兩年之後的發片外型,完全判若兩人。所以,人,是可以被改造的。
林立洋在我的印象中是當年中視相當重用的電視劇小生,來自香港的他,曾經被計畫培育成小虎隊的第二還第三軍,當然,並不如預期順利。事實上他的外型我也認為不適合青春偶像那一掛,聽完這張專輯之後,對於他當初選擇在戲劇界發展,給予肯定。可惜林立洋後來在台灣發展幾年之後,也在電視螢光幕前消失了,印象中作小生意去了,現在的他就真的不知去向了。
憂歡派對的憂憂單飛的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的專輯。憂憂當初其實是比較希望能在飛碟好好作一個藝人,發行專輯,平順走完演藝路。不過可能是憂歡派對的印記色彩過於濃厚,短短幾年匆匆解散之後,憂憂的單飛出發,反而讓大家完全忽略了她本身的才藝,我是認為挺可惜的。這張專輯中還收錄了她的台語歌,這怎麼跟憂歡派對中穿公主裝的憂憂相提並論呢?落差真大啊!
很可惜這張CD製作上出了瑕疵,竟然是MONO版!不過這張專輯的主打歌『別再傷心了好嗎』運用了時下最流行的中文台語雙聲帶噱頭,聽蔡幸娟時而中文,時而台語的出現在同一首歌中,的確是挺妙的一件事。蔡幸娟的飛碟CD有越來越看漲的趨勢,想必相當受到大陸人的青睞,手邊有蔡幸娟CD的朋友,可千萬要珍藏,不要任意毀損丟棄啊!
紅孩兒在飛碟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也是紅孩兒的告別作品。紅孩兒的CD真的是從第一張開始依序下滑,到了1992年以後的專輯幾乎都沒什麼行情可言,但偏偏,現在你打開電視看他們在回憶過往時,他們都會認為最紅最賣的專輯,都是這幾張現在沒什麼行情的專輯。這張專輯比較熟悉的大概就是『故事』這首了,也沒什麼可以美言的空間了。
飛碟最重要的歌手,應該非王傑一人莫屬。你會發現王傑在飛碟發行過數十張專輯、精選,而且,連這類小EP也在歷年作品中。我忘記這張EP當年發行的用意為何了,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廣告,還是為了電影。我自己本身是不會太喜歡這首歌,即使這首歌曾經造成不小的流行迴響。這張EP行情已經翻了一倍之多,而且光碟還印有MADE IN JAPAN字樣,挺罕見的。
這張專輯的錄音品質很棒,這是我最推崇的地方,此外對『帶我去月球』這首主打歌,我也鄭重推薦。還記得當年在廣播中聽到張雨生上遍各節目宣傳這張專輯的模糊印象,可惜,美景不再,往事已矣....。
郭小霖似乎是在香港相當有名的一位音樂幕後製作人,常常在很多港星的專輯文案中看到他的大名。他在1992年發行了在台灣的第一張專輯,原本對他充滿期許,但我發現這張專輯讓我大感意外的失望。我發現他除了編曲抄襲了不少當紅的西洋歌曲,連作曲都挺不含蓄的抄襲,不知道是不是認定我們台灣人應該很少在聽西洋歌?
飛碟唱片的這一年系列,到1992年是最後一次出版,這麼好的概念,挺可惜無法延續,有很多聽眾跟我一樣,當年買CD是一個財務上的負擔,除非自己喜歡的歌手,不然大部分都在等年初或年終,唱片公司發個賀歲送舊大禮,超級精選,我們這才願意掏腰包買CD。
即時這一年系列的文案陽春到了一個極致,不過這幾張CD在二手市場都還有一席之地的行情價值,不容忽視,而且有越來越看俏的趨勢,可惜的就是飛碟當初連最基本的演唱歌手照片或專輯封面都沒家印上去,所以我說,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