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 |
Ridley Scott | |
【演員】 | |
Matt Damon | |
Jessica Chastain | |
Kristen Wiig | |
Jeff Daniels | |
Michael Peña | |
Sean Bean | |
Kate Mara | |
Sebastian Stan | |
Aksel Hennie | |
Chiwetel Ejiofor | |
Mackenzie Davis | |
Donald Glover | |
Nick Mohammed | |
Benedict Wong |
【劇情】
太空人馬克瓦特尼(麥特戴蒙 飾)和太空小組登陸火星執行任務時,遭受突如其來的暴風襲擊與團隊分散,他的組員誤以為他已殉職,將他獨留火星便撤退折返地球。被困在火星上的馬克,必須運用他的聰明才智,在有限的資源下努力存活下來,並設法將訊息傳回地球,以獲得救援。美國太空總署和由世界各國優秀的科學家組成的團隊,以及他的太空小組,縝密地計劃著這幾乎不可能達成的太空救援任務,在分秒必爭的黃金救援時刻下,全世界也開始為馬克加油,期盼他平安歸來。
【觀後感】
Matt Damon在內的一群太空小組在火星執行任務時遭受突如其來的暴風襲擊,Matt Damon被誤判身亡,其餘組員黯然的隨即離開火星中止任務。而Matt Damon竟出乎意料的存活下來,但卻必須面對地球與火星之間行駛長達幾百天的光年距離,其有限的資源下尋求無幾的生存契機。Matt Damon是一位優秀且極具聰明才智的植物學家,他成功地在受困地培育出可撐一段時間的馬鈴薯,且努力設法與NASA取得溝通,最後多方獻計討論之後,決定採用一個相當不可能的改道方法,完成這個舉世震驚、全球沸騰的救援任務。
Ridley Scott導演的片子通常都具有相當高的可看性,即使他拍了不少外太空為題材的片子,但多傾向空玄不實際的大未來,而這部以火星為主軸的片子,展現了高度的專業角度作為劇情導向,片中有相當高比例運用了現代已被證實的太空專業知識與術語,當然我相信與現實理論肯定依然有頗大的差距,但你若抱著堅持實念進而挑釁的立場來看這部電影,那真的是自找麻煩。所以我建議各位,不要去思考任何有不合理嫌疑的問題(雖然光電影一開始的超級暴風,就足以讓我摸不著頭緒了)。
我必須老實說,這部電影在過去兩三個月在戲院中看了四五次的預告,但我從未被感動過,有極大的原因是我總是說不出理由地看Matt Damon不順眼。而Matt Damon在這部片中,應該演出了他參與所有『待救』的電影中,最叫人心悅誠服的一次演出。他所飾演的這位太空人馬克,永不放棄,自嘲自娛,是我相當喜歡的個性。最讓我感動的部分,並不是他對遠在地球的家人的思念不捨(我確定他與家人的互動這段剪片了),而是他高度樂觀與幽默,滿滿的正面能量讓我一改前觀,我甚至遺憾這部片子為何不中譯『搶救馬克大老』?這真的是我看過最漂亮的搶救片了!
看這部片很容易跟去年一樣轟動全球締造漂亮票房的『地心引力』相提並論,兩者的確相當類似,但演員陣容則是天差地別,也許就是因為幾乎是獨腳戲的緣故,我認為『地』畢竟展現的更高的戲劇張力。但是『絕』的特效除了在太空艙內,NASA、火星、外太空...都能看到絕頂一流的特效,劇情已經將近滿分,加上無懈可擊的特效,這真的是滿分級的電影。
順帶一題,我始終認為有越來越多的好萊塢片子為了顧及中國市場,硬是把劇情牽扯到中國,『地心引力』可以接受,但『絕地救援』就真的牽強許多,或許我沒太認真,我依然不解,此次救援,為何非得拜託中國支援不可?
最後,我建議各位不一定要選擇3D版本,數位版本即可,片長141分鐘,最後救援的那段約20分鐘,是本片最高潮,我或許不應該透露結局,但真的叫人感動鼻酸,很過癮的情緒抒發。